石油即將耗盡 能源稅開徵勢在必行
今(31)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反對行政院開徵能源稅,立法委員田秋堇、陳明真及王塗發均表示,開徵能源稅同時還有其他的減稅配套,包括取消四種貨物稅、汽燃費、甚至部分個人及企業所得稅負,長遠來看乃福國利民之事。
田秋堇呼籲全國不分藍綠,正視一個最嚴重的民生議題:全世界的石油再過40年就用完了!這就是為何全世界各國包括芬蘭、挪威、瑞典、荷蘭、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均課徵能源稅,以鼓勵其國民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並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田秋堇表示,相信國民黨的委員們都知道,當前我們面臨兩個大危機,一是溫室氣體減量的嚴苛考驗,去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人均CO2排放高居世界第三的台灣處境越來越艱難,如何避免排放量繼續攀高遭到國際制裁,必須痛下決心進行減量,否則一旦遭到國際經濟制裁,所蒙受的損失絕非課徵能源稅所能相比;此外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國際能源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可以預期不必到2008年,原油一桶就會超過100美金,屆時就算不開徵能源稅,天然氣、汽柴油、煤炭難道就不會漲價嗎?面對這麼嚴峻的考驗,發展再生能源、課徵能源稅、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如果國民黨連這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妄想2008要重新執政,毫無政策思考能力,只會讓台灣人民更擔心,社會更加動盪,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
田秋堇表示,某些人或許認為,課徵能源稅將使能源成本墊高,提升廠商製造成本,影響其出口競爭力。這種心態明顯延續了過去的舊思維,一味的以低能源政策來維持台灣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卻在產業轉型方面無所作為,導致台灣逐漸淪為國際大廠的「奴工」,流血流汗只為了不到5%的毛利,卻犧牲了台灣的環境資源。這種殺雞取卵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僅無法面對未來國際能源價格狂飆的壓力,產業賺取利潤卻讓全民承擔環境外部成本,顯然無法維持社會公平正義。
田秋堇指出,經濟的理論和實證文獻都顯示,只要能源稅制設計合理,透過能源稅的徵收,的確可以實現「雙重紅利」,也就是不只改善環境品質,減少能源浪費,也能將稅收用於改善不合理的稅制,進而使民間受惠。如此一來,不但產業界的競爭力得以維持,甚至還可以提高國民所得。開徵能源稅增加稅收部份,財政部規劃優先用於提高免稅額或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以維持租稅中立,減少企業對員工社會福利的負擔,創造雙重紅利效果。
田秋堇呼籲,能源稅法是台灣未來救亡圖存的關鍵法案,如果對法案內容有疑義,立法院不分藍綠應理性進行政策討論。面對能源危機,南韓政府亦決定2008年開始課徵碳稅,追隨國際腳步,不僅善盡身為國際一份子的責任,也有助於產業結構的轉型,朝向更節能、少污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南韓如此,台灣更沒有理由置身事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